行业新闻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古代有哪些令人称绝的造像艺术?

2024-01-17 19:56:1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古代有哪些令人称绝的造像艺术?中国佛造像的最高水准,是北齐。北齐造像的巅峰,就在青州龙兴寺。不仅如此,龙兴寺更是“曹衣出水”风格留存至今的唯一石刻范例。仅就单体造像看,龙兴寺佛像冠绝海内,其中北朝造像的艺术水平更是遥遥领先。

  出土碑刻上,记录着这批佛像的身份:原来是宋代僧人为积累功德,收集了前朝的破损佛像,集中进行了掩埋。它们以不同的姿势品尝过失去的苦涩,却在千百年之后因这份残缺而更加动人心魄。

  历史上的南北朝,曾是个无比辉煌的佛国世界。庙塔林立,殿阁耸峙,高僧被顶礼膜拜,信众皆跪跽臣服,一卷经书描净土,千佛罗汉众生渡。

  是全民疯狂的时代,也是全民噤声的时代。佛教歌舞升平的薄纱下,社会分崩离析,中原杀戮四起,城墙障了视线,只剩城头变幻的大王旗。对于生存在绝对统治下、无力反抗的劳苦大众来说,佛祖的微笑便成了唯一的希冀。

  这是魏晋南北朝特有的精神状态,一种远比“精神内耗”更残酷的无力感。那一时期的雕刻中,存留着大量描述极度肉体痛苦的题材,比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等。在狂热、反理性的图像面前,湿褶的袍带反而成了圣使的裙摆。

  只是,文化政治是堵碎砂砌成的墙,稍有风吹草动便轰然倒塌。北周武帝灭掉北齐后,灭佛的洪流来了。火光过处,寺塔焚毁,佛像破碎,经书禁锢,僧众散尽,佛造像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那些平静又触目惊心的微笑,从此沉埋地下,直到几百年后的一个午后,被另一位僧人重新捡拾,在龙兴寺地下埋成宝藏的样子,等待着与千年后的人们再次遇见。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州和全国一样进入了长达400年的战乱与割据。政权的频繁更迭,也带来了空前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青州风格。

  造像面相圆润,长眉杏目,嘴角含笑,薄衣贴体,衣纹简化,有的甚至周身不雕刻衣纹,以展露身体曲线的起伏与优美。完美的肉体、精细的雕工以及鲜艳华美的敷彩贴金,让人目光不舍得离开。

  青州自古就地处南北交通的要道,历史上一度从属南朝,南北文化长期在这里交汇,在佛教造像上自然响应并且主导了造像的汉化风格。接近汉人的体态和传统样式的长衫,这种潇酒清秀的风格一直延续到公元六世纪上半叶的东魏时期。但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公元六世纪中期以后北齐时期的佛教造像时,第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秀骨清像的造像特征完全被新的造像风格所取代。背屏式的浮雕造像几乎消失,而单体的圆雕造像,面部大多丰满圆润,和北魏造像厚重的服饰风格相比,北齐造像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审美情趣。所有造像的服饰都轻薄贴体,显露出健康优美的身段,早期从印度传入的艺术风格再次成为主流。或是采用凸棱的方式刻出衣纹,好像打湿的衣衫紧贴身体,或是身上没有任何皱褶,肌肤的轮廓充分显现着人体的优美,在北方中原一带的同期作品中,这种造像的样式极为罕见,他们很可能就是史书文献中记载过的“曹衣出水”的样式。

  佛和菩萨的形象,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雕塑”,换言之,这些造像根本不是以艺术的名义制作的。在中古时期的禅学中,佛教徒修行离不开观像”,而观像即观佛。信徒先是由眼睛“粗见一尊佛像,最后打开“心眼”,在心中呈现出真正的佛。在这个过程中,观看和默想交替进行,造像实际上是信徒的精神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引导物。

  龙兴寺出土的这批佛教造像,显露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个性。那造像面部的清瘦和秀丽,那反映内心世界的甜蜜的微笑,那简洁的衣折和飘逸的衣裙等等,都表现出与传统的北朝造像不同的一种艺术特色。

  佛像螺发高髻,眉清目秀,面带微笑,手施无畏、与愿印,着田相通肩袈裟,跣足立莲台上。造像面、手、足保留有贴金。领缘、衣缘饰宝蓝色,周身以朱砂、石绿、宝蓝、赭石等色组成田相图案。其绘工精细考究,整件佛衣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一九九六年山东省青州市龙兴寺遗址出土。该像贴金彩绘,肉髻低圆,螺髫,面相丰润,细眉以阴刻表现,双眼微睁,鼻隆直,丰唇,嘴形轮廓清晰,嘴角深凹,含笑意。肩宽,胸厚,体态雄健,挺胸收腹,半跏趺坐于圆形仰莲座上。著袒右袈裟,内露僧衹支,衣纹之疏密与肢体起伏隐然呼应,富于生命感。袈裟赋朱砂,肌肤贴金,左肩至右肠的胸前及右臂亦以朱砂绘涂,以示内有僧衹支。造像手法简练,刀法娴熟圆畅,反映出青州地区北齐佛教造像的风格特点。

  北齐佛像的取胜在于他的线条的柔和美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脸部的微笑变得更加含蓄,北魏的佛像可以叫做微笑,东魏和北齐的佛像那叫做笑意。那种微笑是超过了西洋的蒙娜丽莎的,蒙娜丽莎的笑更像是北魏的那种。东魏北齐的呢,有种说不出的深藏着的内涵,无法来表达。

  佛教艺术的时代性极其明显,100年就会有一种更替,且更替显著。也许每个时代就有着每个时代的性格,表现在艺术上。或者说每个时代有着每个时代的艺术的“意”在里面。

  纵观中国艺术史,北齐时期无论在宗教、世俗方面,均呈现出一派气象郁勃之景象,因兼容并蓄外族及其文化、思想、信仰而致本土风貌大为充盈。佛教造像之辉煌成就在此一朝可谓登峰造极。北魏时期,造像手法惟承南亚、中亚范式,时至北齐乃臻成熟,自成一格。然鉴观北齐造像,仍显虔敬庄严,慈静平和,尚未见唐代造像明快、婀娜之态。

  这尊佛陀造像慈祥的脸上一双妙青莲目微微下垂,似在审视众生,又似在内观自性。细长挺立的鼻子两侧有下垂的耳朵和精致的唇边,所有的眉毛下面都是均匀的拱形,头发排列成密集的一排螺形卷发上升到略微隆起的肉髻宝顶。此北齐大理石雕佛头像,工艺尤为精湛,五官轮廓柔和细腻,面相慈悲,不失庄严,尤为珍罕。

  佛像圆珠状发髻施蓝彩,袈裟从左肩斜披裹身,上施凸起的泥条状衣纹。下着长裙,垂直足踝,衣裙下摆内敛,衣褶上有贴金。北齐时期流行这种宽肩细腰、佛衣贴体、衣纹舒朗或不刻画衣纹的新形式,明显带有中印度马图拉艺术的风格。宿白先生认为,这种变化与北齐对汉化的、重视中亚诸胡伎艺以及6世纪天竺佛像的一再东传有关。

  圆雕坐像,石灰石质。佛像肉髻微凸,表面饰螺发,面相方圆丰满,双目微闭,嘴角内凹,面带笑意,鼻梁高直,嘴唇棱角分明,刻画细腻,神态慈和宁静;宽肩、挺胸、细腰、收腹,体态雄健而有力度。身着覆肩袒右式袈裟,施红彩,表面饰有阶梯式衣纹,下穿密褶长裙,垂足善跏趺坐。佛像面、胸部贴金,胸前画一“卐”形符号,以黑彩绘成。据《唐慧苑华严音义》载:“卐本非汉字,周长寿二年,权制此文,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从此,“卐”的读音也被确定下来,成为一切成就,吉祥如意的象征。

  圆肩宽胸,衣裙刻划洗练流畅,结跏趺坐于极为少见的双层莲花座上。造像背光上的圆形头光共分莲花纹、线条形弦纹及外层的河莲纹图案,最外缘是熊熊燃烧的火焰纹,在火焰纹之中装饰有五尊化佛。整个背光至为繁丽豪华,极具装饰之美。

  这尊释迦牟尼佛石像既散发着浓重的外来宗教气息,又体现了造型艺术的美,成功地将宗教和艺术糅和在一起,创造了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

  仔细注视着这尊佛像的时候,会有一种自己仿佛突然失聪,周围变得异常安静,内心顿时透亮许多之感。

  这尊菩萨像面型丰腴,眼低敛,细腻地表达了菩萨思惟的情态。整个躯体丰满圆润,上身素袒,没有饰物,是北齐时远承印度萨尔那特式余风的体现。下垂的大裙纹褶曲折往复,很为生动流畅,富有写实味道。

  立佛面型长方丰颐,肉髻低平,螺纹对称旋转,身姿挺立端庄,双足分开直立,手施无畏、与愿印。五官起伏平缓,多用线刻形式表现,弯眉细眼,直鼻,薄唇微抿,神情内视。双手略大,手姿优雅。双领式袈裟,内置斜衫,衣纹简练,裙前∪形衣纹略呈形体起伏变化。造像完整统一,为北齐时期较为明显的造像风格。身后原配相光及台座已失,仅留有榫孔。

  这件定州系白石造像,保存的十分完整,雕工精湛。中间主尊释迦佛面如满月,双手作说法状。两侧二菩萨与二弟子身上的彩绘保存的尚清晰,足下有龙衔莲图案。背光上部雕十尊飞天,中间拱卫着一座多宝佛塔,表达这尊造像与《法华经》的关系。

  这位弟子应该就是阿难尊者。其身披红色袈裟,手持莲蕾,站立于莲花座上,圆形头光的内圈饰莲瓣、外圈饰莲纹。尊者的面部、手、足雕刻得圆润细腻,突显北齐造像柔美圆润的特色。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展厅内,有一尊巨大的北齐彩绘石雕观音菩萨立像,像高竟达419.1厘米,在博物馆室内展出的如此高大的圆雕石像世所罕见。博物馆资料显示此像出自山西,不知是否来自云岗石窟。但从面部特征来看似乎有云冈石雕的特点。菩萨面形清秀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整尊造像雕工精美细腻,菩萨神态慈悲安详。观音菩萨头戴宝冠,宝冠中央镶嵌一巨大宝珠。面形清秀,双目微垂,双肩披帛沿臂而下。佩戴璎珞项链,下身挂满珠宝饰品庄严全身。此像最大特点为饰品华丽庄严;从头冠到全身都佩有大量的珠宝璎珞饰品。

  思维菩萨像是造像之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作品。据佛典所载,释迦佛为太子时曾于树下思维而悟初禅,因而其体态呈思维之相,以两手指支颐而作思考状。其腿部则为半跏趺坐姿,一腿自然下垂,另一腿曲起架其膝上。这种姿态在今天实际生活中也可见到。造像中此姿又可依曲起之左右腿不同而称为左舒相坐或右舒相坐。

  思维菩萨像在日本与韩国又多称为弥勒菩萨之像,但真正有铭文称为弥勒的只有一两例。半跏思维菩萨像并不在青州系造像中占有突出地位,仅在博兴出土像与台湾藏品中见一两例。而河北曲阳白石小型造像之中此类像不仅数量多,而且发展出了双思维像甚至有镂空的双树双思维像。青州此像则不仅体量明显大于曲阳,绘彩雕饰也呈现不同曲阳的风貌。其简洁的衣饰,苗条的身段,流畅的裙带垂褶刻造得均很得体。其筌蹄座前所刻出的天龙以及荷叶托莲踏座如徵符般强调出青州造像的特色。

  中国古代造像,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晋末佛教流行,汉石阙加刻佛像者甚多。南北朝时期,大多数雕刻为陵墓上石兽。南京附近尤为常见。在元魏治下,造像之风甚盛。然其发展,非尽坦途。隋代雕刻实为周齐雕刻之嫡裔。其大部分仍可成为“过渡式”,已有少数精品。西安为唐代都城,武后时造像甚多。唐代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为龙门造像,笔法豪壮,寓柔秀于强大中,衣褶流利自然。赵宋一统,元气稍复,此时造像或仿隋唐,或自寻新路。面容及身杆多呆板。除少数窟崖外,单像多用泥塑木雕,出现铁像铸造。普通石像少于李唐。雕塑之风虽盛,不如唐代之春潮澎湃,且失去宗教信仰。元入中国,雕塑发展受限。新像之创造多用泥、木、漆一类材料,金石极少。阿尼哥与刘元为当时最著名的雕塑家。居庸关洞壁上四天王像为元代代表。……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20窟主像 / 北魏

  云冈石窟早期代表为“昙曜五窟”,即16至20窟,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代表作。“昙曜五窟”均为平面椭圆形的大像窟,草庐式窟顶。窟形和造像继承了印度、中亚的雕造特征,反映了鲜卑族草原生活习俗。第20窟主像高13.7米,肩宽体壮,高鼻薄唇,着袒右肩式袈裟,造型雄浑有力。2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6窟中心塔柱下层佛像/ 北魏

  云冈石窟第6窟中央有一个两层的方形塔柱,高16米,柱下四面雕有佛像四尊。图中为塔柱西面,龛内正中雕一坐佛,身后饰火焰纹头光与背光,窟顶雕飞天,彩带飘舞,婀娜多姿。两侧雕胁侍和供养群像。佛像高肉髻,脸形丰圆适中,弯眉细目,神态安详,身着褒衣博带式佛装。佛像气宇轩昂,线条流畅。云冈佛像实分两派,即印度(南派)与中国(北派)。南派与南朝遗像袈裟相似,而北派富于力量,雕饰甚美。北派衣褶,为我国雕塑史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对后世影响极重。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南壁主像 / 北魏

  南壁正中主像为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犍陀罗式发髻,面目清秀,脖颈颀长,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衣褶流畅,风格写实。二弟子二菩萨分列两侧。4甘肃临夏炳灵寺石窟造像 / 北周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的大寺沟中,是我国石雕艺术延续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现保存着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元、明、清窟龛216个,遗存造像776躯。图中北周时期的造像为一佛像二胁侍菩萨的传统造型。主像脸形方中带圆,身形修长,衣着轻薄贴体、褶皱自然流畅,衣服如刚从水中捞出,称“曹衣出水”。胁侍菩萨的相貌男性化,此时社会开始崇尚男性的孔武阳刚之美。5甘肃天水麦积山第13龛摩崖造像 / 隋

  麦积山石窟东崖的三尊摩崖造像十分壮观,是麦积山最大的佛教造像。中间的主像高15米余,善跏趺坐,头有螺髻,身着通肩袈裟,面容肃穆庄严。两侧胁侍菩萨身量较小、头戴宝冠,身着华丽服饰,具有隋代造像结实敦厚、整体造型简洁明快的特点。三尊造像均经历代多次重修。6四川广元皇泽寺大佛窟造像 / 唐

  皇泽寺位于广元市城西1公里处嘉陵江西岸,是武则天的祀庙。造像始凿于北朝晚期,盛于唐,造像风格接近中原石窟。图中是大佛窟,位于寺庙中轴线上,敞口穹窿顶,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立像。窟门两侧为力士,窟内后壁为天龙八部像,仅露头肩。西南隅的小吏疑似功德主或监造者。大佛窟造像雕饰精良,是我国初唐时期的代表作。7四川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 唐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隋、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此凿建,以唐代居多。唐代称“柏堂寺”,元代改成“千佛崖”。窟龛最高处距地面45.5米,层叠密布13层。较大的窟除主像外,壁面遍凿小龛,窟顶饰莲瓣,和龙门石窟的做法相似。造像线年修路时,造像破坏三分之二,实为遗憾。8甘肃敦煌莫高窟第45窟造像 / 唐

  由于莫高窟所处的山崖土质松软,不适合做石雕,所以窟内的塑像均为泥塑,且与壁画融为一体,组合精巧。45窟正壁敞口龛内塑像原系九身,龛外两侧力士像己毁,现存七身。主尊佛像右手上举,左手抚膝,头顶高肉髻,面宽耳阔,嘴唇饱满,丰胸肩宽,慈眉善目,生动地体现了佛陀大慈大悲的性格特征。9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胁侍菩萨像 / 唐

  南禅寺大殿内有彩色泥塑像共17尊,塑于砖砌佛坛上。图中的胁侍菩萨像头戴花冠,脸形饱满,长耳垂肩,笑容含蓄。造像恬静的神情,表现出怜悯、关怀世间的情怀。菩萨的衣服紧贴肢体,增加了人体线条美。立像站姿一改双腿并立姿势,身体扭转呈S形,富有动感,是唐代雕塑艺术的重大突破。10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供养菩萨像 / 唐

  佛光寺东大殿内佛坛上有唐代的彩色泥塑像35尊。其中的供养菩萨都是手捧果品、一足蹲一足跪地在高莲座上,衣饰与其他菩萨相同。这种形式的供养菩萨在国内已不多见,除了敦煌石窟外,仅在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还有。可惜经后世重妆,虽然原型纹褶改动较少,但色彩过于鲜焕,丢失了醇和古厚之美。11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第7窟造像 / 唐

  石钟山石窟开凿于唐朝末年,既有南诏国的特点又有北方风情,享有“西南敦煌”的美誉。第7窟主像为甘露观音,倚坐于方形束腰仰莲座上,身形面相与世间女子无异,只是多了几分佛教造像特有的端庄、安详。主像右手曲肘上举杨枝,左手曲肘至腹前捧钵;身后刻圆形背光、宝珠火焰纹头光。左右侧各刻一站立女侍,身穿宽袖长服,表情安逸。12浙江杭州慈云岭造像 / 五代

  慈云岭造像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玉皇山慈云岭南麓,是杭州市现存最大的一铺五代造像。后晋天福七年(942)吴越国王钱佐创建资延寺,并镌造像于寺后岩壁,共有弥陀、地藏两龛共38尊造像。图中的地藏龛顶部呈拱弧状,主像为地藏王坐像,侧立者为供养人。慈云岭造像在艺术上袭唐启宋、圆润细腻,是五代吴越石窟造像艺术的杰出代表。13天津蓟州独乐寺山门金刚力士像 / 辽

  独乐寺山门南面稍间立塑像两尊,是国内寺院大门现存最古老的泥塑金刚像。像状至凶狞,肩际长巾,飘然若动。图为东侧的力士,方脸廓,额头微突,二目圆睁。金刚的样式系遵循唐以来的常见传统,但飘带末梢的皮扣、腰带束起的袍肚无疑是极为具体而生动的北地风尚。宝冠与项饰,尤其是斜缚天衣,均超越了唐以来金刚力士常式,为菩萨装元素,体现了辽代佛教义理的宏伟境界。14山西大同下华严寺合掌露齿菩萨像 / 辽

  薄伽教藏殿是下华严寺的主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殿内有辽代的彩塑佛像、菩萨像、天王像和供养人像等31尊。其中有一尊合掌露齿菩萨像,神态自然、体态秀美、合掌微笑、婉丽动人,是辽塑中的精品。这尊雕像被郭沫若称赞为“东方维纳斯”。15辽宁义县奉国寺大雄殿七佛塑像之东一 / 辽

  我国早期石窟造像皆有“七佛”题材,但像奉国寺这样以过去七佛作为庙堂主像是非常少见的。七佛皆位于砖台上,结跏趺坐,衣裙覆于座上,露双足,着袒右式袈裟,内着花裙,土朱色裙带在胸下打结下垂,双手施禅定印。杜先洲先生评价七佛像“高大庄严,权衡匀整,柔逸俊秀,神态慈祥,极为壮丽”。16山西应县木塔第五层本尊像 / 辽

  ▲陈明达摄于20世纪60年代应县木塔外观五层,夹有暗层四级,塔内各“明层”均有塑像。第五层为方形坛座,中央塑释迦坐像,八座菩萨坐像呈八角形环绕中央主像。本尊像跏趺坐,面部饱满,微微含笑,低肉髻,上半身偏长,肩膀宽厚,下身着长裙。佛座的莲花瓣丰满呈盛开形,整体辽代风格显著。17河南安阳灵泉寺石窟石雕塔林 / 东魏—宋

  灵泉寺位于宝山与岚峰山之间,原有山门、天王殿、三佛殿、观音阁等,清末已毁。唯北齐、唐代石塔及周围山崖上的石窟造像得以存留。其中雕造于东魏至宋代的高浮雕塔龛153座,保存完整,雕刻精湛,被称为“宝山万佛沟塔林”。18陕西子长县钟山石窟第4窟造像 / 宋

  钟山石窟始凿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其后历代均有凿修。其中四号窟为中央主窟,基坛上主造像为三世佛,分为三组。图为正中的一组,即释迦佛法身及二弟子,两侧分别为胁侍、罗汉、力士等。主窟四壁及石柱柱壁上浮雕大小佛像约万尊,刀法细腻、人物形象饱满,艺术价值很高。19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造像 / 宋

  老君造像坐落于西峰罗山山麓,雕于宋代,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刻造像。石像高5.1米,由一整块花岗岩雕琢而成。石像呈坐式,头戴风帽,鼻梁高突,脸含笑容,衣褶分明,巍然端坐,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20山西太原晋祠金人台铁人 / 宋

  自唐以后,铸铁像之风渐盛,铁像数量超过铜像。此时的铁像铸造方法粗陋,宗教主题较少,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为主。这种铁像易融毁,只在山西晋祠及河南登封有少量存留。晋祠金人台上共有四尊铁人,西南隅的那尊铸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保存完整,实属难得。21山西晋城青莲寺释迦殿文殊菩萨像 / 宋

  青莲寺位于山西省泽州县东南17公里的硖石山麓,释迦殿为主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图中的菩萨像头戴花冠、造型端庄、肌肤丰润、唐风犹存,身体微微前倾,神情态然自若,衣纹转折流畅。22重庆大足宝顶山释迦涅盘圣迹像 / 南宋

  宝顶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造像近万尊,题材多变,从世俗到宗教均有体现。释迦涅盘圣迹像为露天建造,与山相连。佛像半身侧卧,全长达31米,上半身在外,下半身隐没在山崖中。这种造像方式全国罕见。佛像前还有佛弟子及菩萨18位,表情安详,下半身也隐入岩石中,给人“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感。23江苏苏州紫金庵罗汉像 / 南宋

  紫金庵塑像中的精华是列坐在大殿左右两壁的十六尊泥塑彩绘罗汉像。据方志记载,十六罗汉像为南宋民间雕塑名家雷潮夫妇所作,比例适度,容貌各异。塑像衣着层次分明,衣褶流转自如,表面采用沥线泥金剔地填彩技法,色泽明艳。“天下罗汉两堂半”这句赞誉高度概括了中国三处最佳罗汉雕塑,紫金庵罗汉像便是其中的一堂。24山西汾阳太符观昊天玉皇上帝殿东侧侍女像/ 金

  汾阳太符观现存金、明时期雕塑127尊,明代悬塑200余平方米。图中侍女像高1.88米,梳双环高髻,髻根系红带,髻上饰金银珠翠。上身穿青绿色左衽交襟广袖袍,下着长裙,外披云肩,胸佩项链,是典型的宋金时期宫中女性装扮。太符观金代道教彩塑具有明显的现世感和社会属性。雕像表情轩昂有力,虽经后世重妆,古风犹存。25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造像 / 金善化寺大雄宝殿内有金代塑像共33尊,正中佛台上为“五智如来”,端坐于莲花台之上,姿态凝重、衣纹流畅,后部背光为明代增设。弟子、菩萨恭谦微谨。两侧二十四诸天神神情各异,无一雷同。巨大的莲花座上镶嵌有莲瓣、串珠、三角柿蒂和狮首等装饰,手法雄健。三角柿蒂曾见在《营造法式》中,明以后很少使用。26山西晋城高都镇东岳庙天齐殿主像 / 金

  东岳庙现存天齐殿为金代原构,其余皆为清代所建。明间主像为东岳大帝坐像,根据现存石碑记载,系“大定二十九年(1189)”所造。像通高2.58米,中年帝王相,头戴冕旒冠,椭圆长脸,八字髭须,着左衽三层袍服,方心曲领,金色衮冕上可见龙纹、流云及星辰,脚踩朱色云头履。造像生动有余而规范不足,为金代晚期道教在民间盛行的代表作品。27浙江杭州飞来峰第84龛尊胜佛母龛造像 / 元

  飞来峰造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北的群山中,岩壁上分布着五代至元代的造像380多尊,是我国东南最大的石窟造像群,该造像群以宋代的造像数量最多。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雕造于元代的100余尊密教造像。“一龛九尊”的“尊胜佛母像”造像与组合尤为奇特,龛顶有塔,造型巨大、雕刻精美。28山西平遥双林寺天王殿胁侍菩萨像 / 元双林寺位于山西平遥西南6公里的桥头村,寺中存有众多彩绘泥塑,造型优美,比例准确。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檐下悬“天竺胜境”匾。大殿中的金刚像、天王像、八大菩萨和弥勒佛像均为元代作品。图中的胁侍菩萨立像位于主像旁,身材苗条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温柔多姿,富有生活气息。29山西阳高云林寺大雄宝殿罗汉像 / 明

  云林寺始建于明,清代曾重修,现仅存大雄宝殿。大殿内用移柱、减柱法突出了佛坛的位置,坛上塑主像三尊、弟子二尊、护法二尊。两厢台塑十八罗汉,比例适度,表情自然,神态各异,形象逼真,衣纹流畅。大殿内东、西、北三面绘壁画,人物众多。殿内的塑像和壁画交相辉映、相得益彰。30山西浑源悬空寺雷音殿塑像 / 明

  悬空寺是国内现存最著名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寺内有楼阁殿宇40余间,铜铸、铁铸、木雕和石刻造像78尊。雷音殿位于南楼最高处,殿内塑像均因其身份地位不同,而塑造出了不同的神态风貌,形象逼真。

  Lot 1410明 阿弥陀佛铜造像北京铜鎏金高28.4厘米无底价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光佛,是大乘佛教中西方净土世界的教主,而密宗将其归为五方佛之一,为莲花部主,主妙观察智。此尊阿弥陀佛像,头饰螺发,肉髻高耸,顶饰髻珠,头部略低垂。面相端正,神态慈祥,唇角含笑。躯体健硕,胸部厚实,着袒右袈裟,衣纹流畅生动。全跏跌坐,双手置于腹前结禅定印托钵,下承仰覆式束腰莲座,莲座上下缘饰细密联珠,莲瓣饱满有力,瓣端饰草头纹。造像整体端庄大方,比例舒展匀称,形象生动传神,时代风格鲜明,而且体量较大,鎏金保存完好,极为精美。

  Lot 1412明 地藏菩萨铜造像中原 铜高21.1厘米无底价铭文:正统元年施此尊地藏王菩萨保存完好,铜制精纯,比例精准,做工细腻传神,是正统时期汉地造像中的精品。菩萨束髻高耸,头带花叶形宝冠,宝冠高大华丽,做工精美,缯带于耳后翻转上扬。双耳饰圆铛,下附花叶。菩萨面相方圆,天庭饱满,白毫凸显,眉脊拱起似弯月,双眸微敛,尽显慈悲,直鼻高挺,双唇微开,嘴角带笑,上身敞裳袒胸,胸前佩戴项链,下方饰璎珞。外着通肩大衣,衣纹自然流畅,衣缘处錾刻有精美的吉祥花草纹。菩萨下身着长裙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自然飘逸。腿部裙摆自然平铺,衣褶自然流畅,菩萨左手于腹前托宝珠,右手于胸前结说法印。菩萨全跏趺端坐,脚部宽厚饱满,脚踝饰钏环。下方承托莲花宝座,莲台莲瓣呈仰覆式,显得端庄大气,整体仍有明显的永宣宫廷造像遗风。中贸圣佳 2022 上海艺术品拍卖会曾拍出一件“明代 地藏菩萨像”成交价 RMB 345,000,可供參考。

  Lot 1426元大都 四臂观音北京 铜鎏金高17厘米无底价元代宫廷造像是由元帝王主导,由皇家御用工匠和皇家造像机构制作的佛教造像,在题材上属于藏传佛教造像,而风格上属于汉藏结合的艺术形式。此尊四臂观音像就是一尊元代宫廷风格造像,展现了元明宫廷造像在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上一脉相承的传承关系。此尊观音像,面形方正,额部高广,为元代宫廷造像面部的统一特征。造型挺拔,躯体硬朗,大腿粗壮,双腿盘曲紧促。整体比例略带藏传造像仪轨和造像材质特性,恰好体现了元代宫廷造像承上启下的过度性特点。胸前璎珞颗粒硕大,变现出草原民族简约粗犷的特点,而花冠边缘与腰间束带装饰的如意云纹,是汉地的纹饰图样,明显借鉴了内地的艺术风格。莲座及莲瓣的形制特别而突出,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元大德九年(1305年) 铜鎏金文殊菩萨像完全一致,亦与其他元代宫廷造像无二无别,实为元代宫廷造像最为显着的特征。整像身材比例适中,充满力量感。胎体厚重,金色浓郁醇厚,无论在艺术表现力还是收藏价值方面,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坚挺实力。

  Lot 141315世纪 宗喀巴大师像西藏 铜鎏金高19.3厘米无底价宗喀巴大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藏族人民誉其为“第二佛陀”。此尊上师像呈比丘形象,M形的发际线较高,露出宽阔的额头,眉目细长,双目平视。上师面庞方正,鼻梁挺直,双唇微抿,法令凸显,此为宗喀巴上师典型的脸部特征。其神态自然,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清澈与智能的光芒,除了生动的五官之外,面部肌肉也都刻画的惟妙惟肖,使端正的面鹿上威严不减丝毫。双手于胸前上举结说法印;双腿盘坐于莲台之上,观其整体精神气质俱佳,呈现一副慈爱与智慧的形象;双臂各持优钵罗花枝,花蕾在肩头两旁开放,分别供智慧剑与般若经。利剑表示可以斩杀一切烦恼,经书表示智慧渊博如大海,这与文殊菩萨所持法器一样,寓示宗喀巴大师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大师身着交领式坎肩、僧裙和袒右肩袈裟,衣纹写实流畅,衣褶规整具有层次感,边褶处以链珠装饰,并錾以精美花纹,华美高贵。座下为双层束腰莲花宝座,花瓣饱满劲挺,上下对称整齐排列,挺阔的瓣叶宛若正在开放,上下沿各饰连珠纹,点缀下的莲座耿直精美,更给人稳固敦实之感。整尊身形比例匀称,铸造线条流畅连贯,刻画规整写实,包浆细腻柔和,金色亮丽饱满,焉难得的十五世纪佛教上师频造像之精品。可参考中贸圣佳2019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曾拍出的一件“15-16世纪宗喀巴像”其成交价为RMB 517,500。

  Lot 1414明中期 地藏菩萨造像中原 铜佛高22.5厘米无底价此尊明代地藏王菩萨运用了高超的雕塑工艺,将地藏王菩萨的神韵表现的十分到位。作比丘相,双眉弯曲,与鼻相连,眉间生白毫,双目微闭,嘴角上翘,面容宁静智慧,慈祥庄严。脸型饱满,双耳厚实垂肩。身着僧祇支,右衽交领,肩披袈裟,衣褶层层,收束于左胸前袈裟环上,环内穿绳,绕于后背,自然灵动。上身端正,双腿结跏趺坐,衣袖铺盖双膝,垂然而下。双手于胸前,右手持拂尘,左手轻捻拂尾,惜拂尘已佚失。衣领、袖边錾刻有细密的卷草纹,排列有序,繁而不乱。从局部依稀可辨造像髹有金漆,现已剥落,更添几分苍古。中国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曾成交一件“明弘治 铜制地藏菩萨像”其价值 RMB 713,000。

  Lot 1415明 水月观音大理 木雕高36.8厘米无底价此尊木胎彩绘观音像,造型古朴,开脸祥和。观音右腿上抬踏于台座,左腿横盘,右手自然搭于右膝,左手倚靠于祥云台座之上,呈舒适自在坐。观音宝冠高耸,发丝分辫垂双肩而下,额前发丝根根可见;脸廓浑圆,两颊丰满,五官端正庄严,双目凝神前方,眉眼开阔,鼻子丰满圆润,神情庄严宁静,给人以神采奕奕之感。嘴角微含笑意,透露出观音的慈悲悯怀。观音仪态端庄慈祥,雕刻细腻,形象生动,保持较为完好,极具时代风格。观音可以比较2022年纽约佳士得大理国铜鎏金观音立像,宝冠和胸前璎珞装饰风格及造型基本一致。极具有时代风格。上海博物馆藏南诏铜鎏金菩萨立像形制与本品相似,另外中国嘉德2015秋季拍卖会曾以RMB 552,000的成交价拍出一件“西藏15世纪 铜鎏金萨迦上师”,与本品形制接近,可供参考。

  Lot 1416明 红帽上师铜造像西藏 铜鎏金高19.1厘米无底价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1182-1251),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四代祖师,也是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他出身昆氏家族,通达五明,学识渊博,被西藏僧俗誉为萨迦班智达,简称萨班,意为萨迦派的大学者,他的侄子兼传人就是后来成为蒙古帝国国师的八思巴。此尊头戴圆顶僧帽,帽耳垂搭双肩。他原先戴的是尖顶通人冠,在其上师圆寂后,萨班剪去帽子的尖顶,以示缅怀师恩,此帽成为其后萨迦派僧众的冠式。其相容坚毅,身着藏式僧衣,衣缘錾刻花卉纹饰。右手上举于胸前结说法印,左手置左膝持经书,游戏坐姿坐于束腰仰覆式莲花座之上,台座莲瓣圆润舒展。整尊采黄铜单体浇铸,且饰以卷草级,铸造工艺细致精湛,颇具收藏价值。

  Lot 1401清康熙 蒙古造能食空行母蒙古 铜鎏金高16.3厘米无底价能食空行为密教护持佛法的佛母之一,具有吞噬一切不洁之物和净坛之力。此尊头后倾,作仰天咆哮状。脸庞方正,面生三目,须眉如焰,咧口龇牙,呈忿怒明王相。头戴骷髅冠,戴圈形耳环,束发缯带飘拂于耳际。双手于胸前交叉,结降三世印,分别持五股金刚铃与五股金刚杵。上身袒露,腰围兽皮。体态浑实圆润,双腿饱满粗壮。项挂鲜人首鬘,每颗头颅神态生动,悬挂交蛇为装饰物,代表对龙族的降服,身躯饰多串项链,极具装饰效果。莲座花瓣的造型更为特别,为双层仰莲,有明显的喀尔喀蒙古造像的风格,从造型上内膛中空,圆形莲座带有口沿,应是炉盖,莲座下面另有炉身。整体通身鎏金,色泽明亮,工艺精致到位,胎体厚重,题材少见,颇为难得。

  Lot 1438明宣德 阿难尊者立像北京 铜鎏金高18厘米无底价阿难尊者为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被尊为“多闻第一”,因其聪颖多智,能将佛陀的开示毫无错误、疏漏的重讲一遍。佛教第一次佛典结集,即由他诵出经藏。在造像供奉的摆放中,释迦牟尼两边通常站着其两大弟子迦叶和阿难,年青者为阿难。此尊阿难尊者像面庞清秀,双目微合,面带微笑,双手合十。表情虔诚内省,姿态轻松自如。该像造型写实,立体感强,衣纹流畅,富有人间情趣。身着宽袍广袖僧衣,外披袒右肩田字格袈裟,法相庄严肃穆。双足立于莲花宝座之上,通体鎏金保存较好,袈裟及衣摆下缘饰连珠纹及花卉纹,纹饰立体突出,雕刻的技法高超,工艺极为考究,金色璀璨,明显具有明代宣德造像的艺术风貌,实为明代内地造像的上乘之作。

  Lot 1409明 韦驮铜造像中原 铜高31.2厘米无底价韦陀是印度梵语音译,正确译为“塞健陀”,韦陀真正身份是帝释天,四天王是他的部属,韦陀是佛教寺庙的主要护法神,一般供奉在天王殿菩萨像后,西北站立,身着甲胄,手握金刚杵,全副武装,威风凛凛,佛经中尊称他“护法韦陀尊天菩萨”。此尊韦陀立像头戴高盔,面颊圆腴,相容坚毅而谦恭,右手当胸开掌,右手身侧持杵,身着战甲,飘带在肩后上扬极为英武。着战裙,足登战靴,姿态雄健有力,面部表情含威不露,使人敬畏。此像的铸造工艺精美,铠甲结构表现写实,一丝不苟,披帛与袍袖飘拂,在端庄凝重中透出律动,代表了明代佛教艺术的高度水平,甚为难得,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此本尊造像应为明代中原地区铸造,具有明显的明代造像特点,方正威严全甲裹身,披带临风扬起,足踏半马蹄形山岳台座,造像奇伟神武。

  Lot 1417明 永宣风格阿弥陀佛造像中原 铜高23.8厘米无底价明永宣之后,藏传造像艺术在永宣时期造像艺术的基础上继续交融与发展,仅从这一时期传世不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造像在风格、手印、姿势及面相等诸多方面均能展现出高超的雕铸技法,同时也富有更多的内地审美情绪,制作严谨,造型规范。此尊造像头饰螺发,肉髻高隆,髻珠凸显,宝珠顶严。面庞饱满,眼角和嘴角略微上翘,神态祥和,具有典型的汉人面相特征。头戴五叶宝冠,上躯端正,躯体圆浑健硕。上身斜披袈裟,双肩搭偏衫,下身着僧裙。采用内地惯用的写实性手法处理衣裙纹褶,追求厚重、流畅、自然、生动的效果。手脚刻划柔软写实,双手置脐前结禅定印,跏趺端坐。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上下沿各饰连珠纹一周。仰覆莲瓣形制饱满,饰三朵卷云纹,优美生动,上下对称分布。造像整体造型端庄大气,雕工精湛,符合西藏佛像的相好标准,同时融汇了更多汉地的审美观念与传统表现形式。虽无款识,但在图像、材质、工艺等诸多方面带有明显的明代永宣造像艺术特点。

  Lot 1450明 药师佛铜造像中原 铜高22.3厘米无底价药师佛是佛教宣称的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千百年来以具“消灾延寿”的现实济世功德而深受我国古代社会民众的普遍崇拜。此像头饰螺发,头顶肉髻高隆,髻顶安宝珠,面形宽大,相容庄严慈祥。端身正坐,躯体及四肢壮硕健美。上身披袒右肩袈裟,右肩搭有袈裟角,下身着僧裙,衣纹以写实手法表现,流畅优美。左手置双膝上,右手仰置右膝,手执药果。身下有半月形束腰式莲花座,莲座上下边沿饰连珠纹,莲瓣宽大饱满,上下对称分布,美观齐整。整体造型及风格体现了明代永宣宫廷造像的鲜明特点,是一尊明早期受宫廷艺术影响的中原地区造像作品。

  Lot 1424清乾隆宫廷造办处铜鎏金炉瓶盒三式一组瓶高9.4厘米 炉高12厘米 盒直径6.4厘米无底价炉、瓶、盒三式组合自十五世纪明早期就已出现,其后盛行于清代,是宫廷重要的陈设用品,在书房、厅堂的案几上均可设置。清宫旧藏的炉瓶盒式样既多,且制作材质也颇为丰富。材质多以铜、玉、瓷为主,但成套传世者十分少见,更显珍贵,可参阅《明清古玩真赏》,朱力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02页。此套“三事”,均以黄铜为质,乌铜走金工艺装饰,气息高贵典雅,精工之至,是为典型清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所作。鼎式熏炉,板沿唇口,缘边起弦,以容纳炉盖,口束直颈,肩部两侧各饰狮钮双耳,线条优美流畅,腹部边缘四边出扉棱,平底,下承三足。盖面镂雕缠枝牡丹花卉纹,以金狮戏球为提钮。束颈下衬两层莲瓣纹,其中上层为乌铜工艺。腹部六面均开光,内鎏金錾刻细密的鱼子纹为地,凸饰缠枝花鸟纹饰。整身纹饰精细华丽,运刀精修,法度严谨,刚柔并济。此香盒,器形饱满,圆润富丽,盒底圈足,圆形。盖、盒口沿处錾刻回纹一周,盒面开光内饰鎏金高浮雕饰折枝花卉纹,悬崖飞瀑之上,梅花蜿蜒而出,喜鹊俏立其上,画面舒朗有致,灵活生动。盒内亦满鎏金。箸瓶,盛置火箸火铲之用。此瓶方筒状,下承台座式高足。腹部作四面开光,内錾刻花卉纹饰,并施以鎏金。图案别致生动,高挺有力,与盒,炉对比相得益彰。铜瓶小巧精致,高挑挺立,气势凛然。此组炉瓶盒三事,端庄富贵,以精铜铸造,錾刻鎏金,经数百年来包浆自然,光润可鉴。古代宫廷造器之法度乃非精铜不铸器,非佳器不鎏金,足见此套拍品之贵,并且成套保存,更加难得,乃收藏之佳器。其下炉、瓶、盒各附木质束腰勾云纹器座,下承红木嵌硬木高座,更显器物高贵之感。

  总部(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A区04·圣曦中心三层(86-10)6415 6669圣佳艺术中心·北京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尚古国际(86-10)6732 5717中贸圣佳·上海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1439号莱茵虹景中心A栋301(86-21)-5221 6411圣佳艺术空间·上海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376号武康庭五层(86-21)-5221 6411

  国家博物馆的常设专题展“中国古代佛造像”经重新设计布展后,于2023年7月18日向公众开放。“中国古代佛造像”由“传播之路-石窟寺撷珍”“神采华韵-汉传佛造像”“交相辉映-藏传佛造像”三个部分组成,展出包括石雕、泥塑、木雕、金属、陶瓷等236件佛造像艺术藏品,呈现出中国古代不同阶段佛造像的发展历程。在国博欣赏展览的时候,被佛造像的美好深深吸引,反复看好久,真是直抵心灵的艺术。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我对石窟的了解也是来自于各种展览,故宫的“敦行故远”,民生现代美术馆的“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以及故宫博物院的“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看到犍陀罗艺术对中国佛造像艺术的影响,都让我对石窟艺术非常向往。石窟寺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石窟寺开凿始于3世纪左右,兴盛于5至8世纪,最晚可到16世纪,主要分布在新疆、中原北方、南方和青藏四大区域。各地石窟寺风格迥异,但又相互影响和融合,形成了特点鲜明的地域特色。中国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龙门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其中龙门石窟数量之多不仅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我也准备亲自去看看石窟艺术,龙门石窟也是我石窟之行的首选。

  石雕菩萨头像 唐(618-907年)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第18窟 唐代佛造像“美而不媚,丰满有余”的特点

  彩塑菩萨头像 6-7世纪 1928年新疆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发现 此像是1928年黄文弼先生参加中瑞考察团在新疆地区进行科学考古时所得,是中国考古学家首次在新疆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成果。

  彩塑菩萨头像 6-7世纪 1928年新疆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发现 菩萨的面目清秀,五官相对集中于面部中央,体现出西域佛像特色。

  公元1世纪,佛教传人中国后,佛造像艺术不断吸收、融汇中国古代艺术精华。南北朝以后,汉传佛造像逐渐脱离了古印度及中亚佛造像风格的影响,融入了更多的中华民族艺术特点,逐渐形成了北魏的“秀骨清像”,唐代的“雍容华贵”、宋代的“典雅秀美”等风格,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灿烂的篇章。佛造像所用的材质也有多种类型,包括泥塑,石雕,金属,陶瓷等。

  这尊高2米的“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位于展厅中央,代表了宋代木雕艺术的极致。这尊佛造像在建国前流失海外,被古董收藏家收藏,2005年征购回国,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现场介绍写道:“菩萨头戴高花冠,身披帔帛,胸饰璎珞,下着长裙。长裙色彩鲜艳,覆座垂地。裙腰结带,腰带饰宝珠花并自然垂落。右手持莲花,左腿下垂,足踏山石。造像雕刻流畅,造型飘逸脱俗,庄严中蕴含沉静之美,体现出宋代的美学精神。 ”

  佛教传人西藏地区后,形成和发展为藏传佛教,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中,藏传佛造像艺术不仅融合了斯瓦特、克什米尔、东北印度、尼泊尔等地区的艺术风格,还将汉传佛造像艺术的精华融入其中,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因素的造像风格。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