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支遁成年后活动于江浙一带其所赞之弥勒佛像应是东晋时江南的创作

2024-01-29 08:07:0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支遁成年后活动于江浙一带其所赞之弥勒佛像应是东晋时江南的创作作为未来佛弥勒的观念,东汉后期即已传人我国。在公元l至3世纪的仙佛模式阶段,弥勒佛的造像已经出现。据研究,山东省沂南画像石墓前室中心八角擎天石柱上,即刻有东王公(东面)、西王母(西面)、释迦佛(南面)、弥勒佛(北面)。弥勒佛的形象是:状如童子,有头光,双手抱鸡,象征下世到了鸡头国。下身穿裤,围腰上系以流苏,外八字脚而站立(图二)。这种以鸡为特征的弥勒佛,也见于日本出土的三角缘佛兽镜上。上述弥勒佛像约为2-3世纪文物。

  4世纪末至5世纪初,中国人创作了立式弥勒菩萨像。例证是甘肃省永靖炳灵寺169号窟北壁6号龛,在泥塑的得大势至菩萨外侧,有彩绘立式菩萨一身,高髻长发,袒上身,有项圈、璎珞、帔帛,下著大裙,墨书榜题曰弥勒菩萨,时间是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 。这是当前发现有明确纪年最早的弥勒菩萨。这种形态的菩萨,应是受长安佛教文化影响,属于秦州模式。

  交脚式的造像起源于中亚,就我国所见,和田市卡拉墩遗迹N6l号佛寺壁画中的交脚菩萨可能早到公元3世纪中叶。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中也盛行交脚式国王及菩萨造像。在一批北凉时代的小石塔上,往往刻造结跏趺坐的过去七佛及表示未来的交脚弥勒菩萨,如高善穆石塔(公元428年)、马得惠石塔(公元430年)等等。其中的交脚弥勒菩萨形式,显然来源于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某寺院遗址就出土过木雕交脚菩萨的腿部残像。

  敦煌莫高窟最早的268号、272号、275号窟中,都以交脚弥勒为主要供奉对象o 268号窟还出现了交脚弥勒佛。把交脚弥勒佛作为三世佛之一造出,也见于甘肃肃南金塔寺东窟及西窟的中心柱雕刻上。

  云冈石窟最早期的昙曜五窟中的17窟,就是以巨大的交脚弥勒菩萨(高15.6公尺)为中心,以二结跏趺坐佛为左右的三世佛题材。稍晚的13窟主尊,也是巨大的交脚弥勒菩萨(高13公尺)。

  如果能够确认先出现了交脚弥勒菩萨而后出现了交脚弥勒佛,那么上述三处石窟的年代就可以作出一个合理的判断:即始造于公元460年的云冈17窟早于敦煌268、272、275号窟,也早于肃南金塔寺东、西窟。考虑到单体的交脚弥勒佛像见于延兴二年(公元472年)及陕西省兴平出土的皇兴五年(公元471年)的二例,似可认为交脚弥勒佛出现于公元470年前后。据此可知:敦煌268、272、275窟及金塔寺东、西窟的上限应在公元470年前后。宿白教授推断敦煌268、272、275窟造于太和八年至十八年间(公兀484-494年)是可信的,而敦煌研究院推断在公元421-439年间是太早了一些)。金塔寺东、西窟的时代,也不会早到北凉时代。它应该与云冈二期接近。

  交脚弥勒佛的出现,无疑是表示弥勒下生的佛教观念。上生与下生曾并存一段历史时期。云冈9、10号双窟前室雕刻就表达了这一观念。在9号窟前室东壁刻交脚弥勒菩萨,而在西壁对应位置则刻交脚弥勒佛;同样,而在10号窟前室西壁上刻交脚弥勒菩萨,东壁则刻出交脚弥勒佛。云冈12窟则只刻出交脚弥勒佛的形象。

  交脚弥勒菩萨在云冈一、二期的演变,大体上有三式。一式为头戴花蔓冠;二式为宝冠中有化佛;三式为增添了璎珞,个别的还有净瓶。以云冈石窟为例,一式有11窟西壁龛、18窟东壁龛。二式有6窟中心柱东面龛、7窟后室南壁上层西龛、18窟南壁西侧龛、11窟门拱西侧龛等等。三式有9窟前室北壁东侧下层龛等等。

  在龙门皇甫度窟(公元527年)南壁的弥勒菩萨,似结跏跌坐,但伸下一只脚(图五)。在汴州洞(约东魏至北齐初)南壁的弥勒佛,则已近似倚坐,但有一脚斜伸出来(图六)。这种演变的序列十分明显。龙门石窟皇甫窟右壁(南)伸脚弥勒菩萨像(公元527年)交脚弥勒菩萨最晚的例证之一,是1965年河北省临漳县出土的汉白玉透雕弥勒七尊像龛。正面主尊是交脚弥勒燕萨,头戴宝冠,身披项圈、璎珞,左右为二弟子、二螺髻梵王、二侍立菩萨。莲花座间有化生童子。弥勒头上方两侧有飞天(右侧已毁)。下为方座,内刻博山炉、二比丘、二狮子、二力士。背面刻释迦、多宝并坐,左右为阿育王施土、童子献珠故事c方座左右刻八神:(象神、鸟神、鱼神、珠神、树神、风神、火神、狮神)。这件造像龛的年代不会晚到北齐,而应属于东魏(公元534-551年)。

  倚坐式(善跏跌坐)佛像早见于印度伽尔拉8号窟前廊后壁的浮雕中,大约属于公元2-3世纪。《高僧传》卷l汉洛阳白马寺竺法兰传记载蔡情于西域得画释迦倚像,是优田王旃檀像师第四作也。在克孜尔孔雀洞(今编号76窟),德国人也找到了木雕的倚坐佛像(高12.5厘米)。大约属于5-6世纪之物。

  第二,云冈12窟前后室西壁大龛中,造型布局是:中间交脚弥勒佛,左右为倚坐佛,再外左右为二立菩萨。很显然,代表弥勒佛的只能是中间勺交脚佛;、

  第三,云冈6窟中心事柱下层四面布局是:东西交脚弥勒菩萨(冠中有化佛)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官网、南面结跏趺坐佛、西面倚坐佛、北面释迦、多宝二佛并坐。

  早期的倚坐佛并不代表弥勒佛,也见于《高僧传》卷5《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传》。内称道安住襄阳时,前秦主苻坚(公元357-385年在位)遣使送外国金箔倚像,高七尺,又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张、文叫,将金箔倚像与结珠弥勒像分列,显然倚像不是弥勒像也。

  交脚式造像是一种西域文化表现;在汉民族的圣人类造像中从未使用过。大约在6世纪前半叶,终于退出了中国造像序列,代替交脚弥佛勒像的,是倚坐弥勒佛像。这种变化,大约源于龙门石窟东魏末年的造像,如汴州洞南壁状似倚坐佛像,但将右脚斜伸出来。在北齐、北周时代,用倚坐像表示弥勒佛已被普遍采用。最具代表性的例证有三个:

  一是河南省浚县大坯山大弥勒佛像的雕凿,尽管我们对其历史背景并无文字资料可考,但其巨大的造像必然与高官(甚至皇室)、高僧有关,其影响一定很大。

  二是山西省太原市西山开化寺倚坐大弥勒佛。高二百尺,造于北齐天保末年(公元559年)。明代以后,寺废像毁,今仅保存白颈以下的胸腹部分,当地人俗称大肚崖。

  三是河北省邯郸水浴寺西窟中心柱东面所造倚坐弥勒佛像,左右有二弟子、二菩萨侍立,时代在北齐武平五年(公元574年)以前。

  一型,左手抚膝,右手作无畏印型。其手印承袭了交脚弥勒菩萨的手印,以大还山大弥勒像为代表,成为弥勒佛的主流:重要的有山东省青州龙兴寺出土北齐石造像(图四)、青州驼山4号窟主尊初唐像、龙门石窟宾阳南洞洛州河南县思顺坊老幼造弥勒佛龛(公元648年)、龙门石窟摩崖-:二佛主尊(约公元690-704年)、武威天梯山大弥勒佛洞(唐代,高约6公尺)、西安出土长安三年(公元703年)造像碑、太原天龙山9号窟主尊(唐代)、山西省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塑像(唐代)、甘肃甘谷大像山唐代大弥勒佛像(高23.3公尺)等等。

  二型是一型的变通,用右手抚膝,或双手抚膝。例如,龙门石窟宾阳南洞南壁刘法僧等造弥勒佛像(公元649年)、惠简洞弥勒佛像(公元673年)、宁夏固原须弥山5窟唐代大弥勒佛像(高20.6公尺)、甘肃永靖炳灵寺大弥勒佛像(公元731年,高27公尺)、四川乐山大弥勒佛(公元730-803年,高58.7公尺)。该像采用双手抚膝样式是为了减轻举起一手的沉重的重量。

  三型是双手皆不抚膝型。例如龙门火烧洞北壁弥勒佛龛、敦煌莫高窟431窟中心柱东面泥塑主尊(北魏晚期)、257窟中心柱东面泥塑主尊(北魏晚期)、太原天龙山2窟西壁主尊(东魏)、莫高窟297窟主尊(北周)、河北省邯郸南响堂山5窟北壁主尊(北齐)、山东省青州龙兴寺出土贴金弥勒佛像(北齐)、莫高窟304窟泥塑主尊(隋代)、410窟西壁龛主尊(隋代)等等。

  就目前调查所知,现存北朝至唐代大弥勒佛像(20公尺以上者),共有八尊,以浚县大坯山大弥勒佛为最早(见北朝至唐代大倚坐弥勒佛(高20公尺以上者)一览表》)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官网。

  宋代的弥勒佛,仍多用倚坐式,如甘肃安西榆林窟6窟(高23公尺)、麦积山133窟宋代补塑的弥勒佛等等。

  结跏趺坐式弥勒像的出现,大约在4世纪中叶。据《广弘明集》卷15收录的支公撰《弥勒赞》称:弥勒承神第,圣灵载灵篇……晃晃凝素姿,结跏曜芳莲……挺此四八姿,映蔚华林园。这里所描写的,显然是下生于华林园的弥勒佛像o挺此四八姿者,有三十二大人相也;结跏曜芳莲行,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也。支公即著名高僧支遁,字道林,生卒为公元314-366年,见于慧皎《高僧传》卷4。支遁成年后活动于江浙一带,其所赞之弥勒佛像,应是东晋时江南的创作。

  考古材料中所见最早的结跏趺坐弥勒佛像,是1921年在四川省茂县出土的一件二面造像碑。一面刻无量寿佛立像;另一面刻弥勒佛结跏趺坐像。该造像铭明确了二佛的名称,雕造于南朝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其手印,为双手不抚膝型。

  浙江省新昌县石城山大弥勒佛,继承了这种结跏趺坐的传统,完工于南朝梁天监十五年(公元5重6年)。大像坐高13.23公尺,佛座高2.4公尺。刘勰撰《梁建安王造剡山行城寺石像碑》云:像身坐高五丈,若立形足至顶十丈,圆光四丈,座轮一丈五尺,从地随龛光焰通高十丈。显然这项记录与今存大像不符,坐高重3.23公尺,如称为五丈,则一丈等于2.22公尺。推测是后代改制的结果。然而,该像的原型就是结跏趺坐而不是倚坐式,因为倚坐式较窄的双膝部位是不可能改制成较宽的结跏趺坐式的。上引刘鳃碑文中的若立形足至顶十丈,仅仅是一句假设句,《高僧传》倦《僧法护传》记此像的高大时,云坐躯高五丈,立形十太,去掉了一个若字,引起了混乱。此外,大像采用了禅定印,也就是为了减轻重量负担。

  盛行于南方的结跏趺坐弥勒佛,也曾被北方所采用。河南省安阳大留圣窟,完工于东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窟内三壁造三佛,正壁为卢舍那佛,左右壁分别为弥勒佛及阿弥陀佛。此窟的弥勒佛结跏趺坐,双手姿态与四川茂县弥勒佛一致。

  安阳大住圣窟,完工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三壁三佛布局与大留圣窟相同。东壁的结跏趺坐弥勒佛,采用了左手抚膝、右手举掌的姿势,即采用了北齐流行的样式。

  台湾震旦集团收藏的一通造像碑,是以比丘惠琼为首的百人邑社所造,完工于北齐皇建二年(公元561年)九月十五日,台湾学者李再钤先生拟名曰《弥勒成佛造像碑》。该碑造像布局是:上层碑首部位刻弥勒菩萨,倚坐,但双脚并在一处,应是交脚弥勒菩萨消失的重要标志。下层刻龙华树下,结跏趺坐弥勒佛(双手不抚膝型)居中,左右为二弟子、二螺髻梵王、二菩萨侍立。梵王可能表示鸡头国国王等人。造像铭称其地域云:右瞻嵩高,左越梁幡,北望潢水(即黄河),南瞻颖川,从而可知该造像碑原在河南省嵩洛地区。

  需要指出的是,结跏趺坐的弥勒佛从形态上并无区别于其它结跏趺坐佛的特征。因此,如果没有文字记录或铭文,我们无法加以区别,这也是结跏趺坐弥勒佛数量较少的重要原因。

  弥勒佛的形态至元代发生巨大变化,大肚盘坐、喜笑颜开的新型弥勒佛流行。学术界普遍认为它的原型是五代时期的明州高僧契此(?一约916年)。他常持一布袋乞食,并口诵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识。江浙间多以契此是弥勒分身示现,故多图画其形象。最早的一例是宋代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岳林寺为他建阁塑像。明清寺院则将此种大肚弥勒佛置于天王殿中央,以笑迎四面八方的信徒。杭州灵隐寺飞来峰雕刻的布袋弥勒佛,高约2公尺,约作于元代。福建省福清县海口镇石刻布袋弥勒佛,高6.4公尺,宽8.9公尺,作于元末明初

  但是元、明时代倚坐及结跏趺坐的弥勒佛仍有雕造山西省隰县小西天大雄宝殿的明代弥勒佛像,就用结跏趺坐式;重庆南岸弹子石镇石雕弥勒佛像,造于明初,就用倚个式,纳入了明教系统。

  在藏传佛教寺院,明清时代的弥勒菩萨及弥勒佛,多用结跏趺坐式及倚坐式,手结说法印,或在肩头置龙华树花茎托以宝瓶、。藏语称弥勒为强巴,称兜率天宫为甘丹:

  浚县大伾山倚坐大弥勒佛像,造于北齐或稍前,即主体部分完工于公元550-577年间。唐代及明代有局部改造 它与太原西山北齐倚坐大弥勒佛(已毁),最终确定丁倚坐式弥勒佛的模式,影响隋唐以后的弥勒佛造像达八百年之久。浚县大山倚坐大弥勒 佛,是中国现存最早又最人的一尊弥勒佛造像,堪称中国古代八大弥勒佛之首,十分珍贵。

  中国的弥勒信仰,白佛教传人后,不久的东汉晚期即已开始,并创作厂仙佛模式框架中的弥勒佛,其特征足以抱着鸡或身边有坞,来表示弥勒已下生到鸡头国。

  公元5世纪初叶,长安佛教的立式弥勒菩萨与西域的交脚弥勒菩萨先后出现。交脚式弥勒菩萨在5世纪中叶风行于河西走廊至山西大同的北方广大地区。大约在5世纪70年代开始,上生的交脚弥勒菩萨与下生的交脚弥勒佛并存,延续到6世纪初叶。

  倚坐式佛像,在6世纪初叶以前并不代表弥勒佛,学)相界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误区,从而使许多判断失误。大约在北魏末至东魏年间,龙门石窟开始出现倚坐式,两侧有狮子的弥勒佛c而至6世纪中叶,交脚弥勒菩萨也最终消失。北齐雕造的太原及浚县的两身倚坐大弥勒佛,最终确定刊这种倚坐弥勒佛的模式,一直影响到唐、宋、元、明时代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官网。

  上述结论有助于我们研究敦煌莫高窟最早一批洞窟(268、272、275)的年代问题。这批洞窟不会早到北梁时期,宿白先生将其定为北魏太和前段应是可信的。同样,肃南金塔寺东、西二窟,依中心柱上造像推断,也不会早到北梁时代。

  在中国,结跏趺坐式弥勒佛可能出现于4世纪中叶的南方地区,从四川到浙江是其主要分布区,至少延续到6世纪中叶;这种形制也曾波及到北方地区,但时间较晚,也不普遍。

  自五代时明州僧人契此以后,北宋时偶羊制作大肚布袋和尚像,以为弥勒佛分身示现 元代开始流行于中国南,北扦地。明清时代始将此大肚布袋式弥勒佛,安置于山门殿中央,并配以四大天王像。

  但传统的倚坐式结跏趺坐式弥勒佛,在元、明、清时代仍彳厂制造。藏传佛教寺院的弥勒佛(强巴佛),受到尼泊尔等地艺术风格的影响,也有肩头置宝瓶及的做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