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赏析|辽代加彩木雕观世音菩萨坐像

2023-12-25 18:33:0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赏析|辽代加彩木雕观世音菩萨坐像辽代加彩木雕观世音坐像,气势恢弘,姿态栩然,通体装饰皆精致华美,结构造型严谨,雕工细腻,堪称同时期木雕佛像中的上乘佳作。木雕佛像的存世量并不多,如此尊流传千年的彩绘木雕佛像,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杰作,也是举世公认的艺术珍品,其经手藏家亦相当显赫,此像原为赛克勒家族所藏,后为盖蒂家族收藏了二十余年。造像底部有高逾一尺的圆型仰莲座,即为收藏此像的戈登·盖蒂夫妇找专人为其量身打造,亦可见其珍视程度。本来观音即身长逾米,再安于莲台之上,则总高度达到了1.4米,气势宏伟。观音垂目端坐,法相庄严,如在悲悯众生,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观众置身于像前,与菩萨静静对视,宛若经历一场穿越千年的朝圣之旅。

  本尊菩萨头顶卷草云如意宝冠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有一阿弥陀佛坐像置于冠中,两侧点缀数层错落有致之卷草纹,头顶梳理齐整高耸发髻,富有时代气息。环发髻一周有纹样冠饰,脑后遍刻细密发丝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雕工精致。宝冠上饰有珠带,左右对称延伸,精美绝伦。冠两侧连接宝缯,在肩头绑有明显花结,分数缕披肩,具有辽代佛像的特征。菩萨面颊饱满,细眉秀目,宽额丰颐,唇角微抿,神态祥和自若。额头上方为两组左右弧形对称的宽厚头发,额上凹刻有圆形白毫,中间宝珠缺失,双耳或曾佩有环珰,颈部有数道蚕节纹。

  菩萨配戴项圈、璎珞、臂钏、腕钏,胸饰精美,络腋华丽。裙带在胸前打结后自然下垂。腰间饰有腰带,打结垂于胯部两侧。肩披帔帛,衣袖上端蓬松,从肘部向后急剧外翻呈立体状,飘带顺身而下,一缕自左肩向右腰处飘去,虚实相映,富韵律感。背部所见,帔帛、络腋层次立体。下着裙裳,褶纹流畅,裙摆覆于宝座若台布,衣纹随体起伏,线条为粗阴刻线,雕工飘逸而富韵味。络掖、长裙、帔帛的组合,多层上装与长裙组合,内著窄袖短襦,套束腰半臂衫,再覆云肩,普遍流行于宋辽金时期,其中上身外披铠甲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再覆云肩,如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辽代菩萨、朝阳北塔发现的辽重熙十二年(1043)的经塔菩萨像、应县木塔的辽代菩萨像等,则为辽代特有服装,这或与辽代密教流行以及尚武之风盛行有关。尽管年代久远,表面有施金留存,多处可见红、蓝、黑色之残彩,施彩敷色,其富丽穿戴及高贵姿态在提醒观者信众,菩萨成道前原为王子的贵重出身。

  菩萨坐姿为结跏趺坐,亦称金刚坐,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证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右手持瓦拉达手印(varada mudra),张开的手掌向外,手指朝下,表示同情心和愿望。左手持维塔卡手印(vitarka mudra),手指向上,掌心向外,拇指与中指相撚,其余各指自然舒散,结说法印。辽金菩萨坐姿多呈结跏趺坐和游戏坐,以前者为常见,通常右足置于左股下,一手上举,一手置于腹前,具有较强的统一性。整体而言,从造像的庄严浑厚、面容丰腴、及服饰镶边的花纹样式、衣纹疏朗流畅的简练手法,此像具有辽金时期佛像的特征。相较于唐代造像肌肉塑造的夸张,辽金时期的造像肌肉隆起度更为适中,面相及表情脱离了唐代神格化的塑造,更显人间趣味,其宝冠及装身则较唐代更为华丽厚重,而整体造型大气,体量饱满,因雕工流畅更见细部完美,久经岁月漆金仍展露出佛性华光。辽代佛教造像通常面相丰圆结实,弯眉细目,眉间白毫硕大,身形则两肩宽厚,庄严挺拔,极具体积感,上半身偏长,给人以凛凛堂堂、伟岸端庄之感,且残留着唐造像浓厚的遗风。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