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四季 文案 文字版 持续更新

2023-12-30 00:48:3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四季 文案 文字版 持续更新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贬谪黄州,筑雪堂,躬耕东坡。第三年,时值寒食节,苦雨连月,如秋风萧瑟,苦闷的诗人听雨打海棠,碾作花泥,心中生出无限悲凉,遂使鸡毛笔,土稿纸,作诗二首,史称《黄州寒食帖》。

  《寒食帖》横长近两米,诗尾由黄山谷题跋,宋书法四大家,此帖独占其二。页首乾隆皇帝御笔“雪堂余韵”。那年,春江涨水,大雨滂沱,诗人身处的小屋,渔舟般风雨飘摇,蒙蒙烟雨,亦如他的视线模糊,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寒食节,大家都吃冷饭的日子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官网,苏轼炖了一锅热菜。他仰头望天,乌鸦衔着纸钱,皇帝远在九重,祖坟遥隔万里。想效仿阮籍,作穷途之哭,但心已如死灰,再吹不起。东坡搁笔,任凭历朝历代在他这草稿上盖章、写字。《寒食帖》数次入藏皇家内府,三遭火灾(颜世清:圆明园焚。此卷劫余。王世杰:后遇东京空前震火之劫。内藤虎次郎:震灾以后。),又流落民间,一千年的时光,化作几笔墨迹,几方印泥,密密麻麻的图章像后世人的手指,戳戳点点。那年的笔记已成绝响的叹息。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政治理想的幻灭,也是东坡率真生命的开始。悬针,变奏,飞白,牵丝,堆墨,此时诗人的肉体无限困顿,精神却极度飞扬。纵然满腹经纶,又有几人落笔无尘;哪怕才高八斗,又有谁出口便是天真。(苏轼:天真烂漫是吾师)一千年,东坡已经离去。指尖流淌的文字,成为哲人生命的延续,近千年的时光,化作数十克的纸,完成生命意义的提纯。人们念东坡的诗,写东坡的字,渴望从平凡的生活中超脱,从失意中寻找诗意,可几人又懂苏轼,读懂元丰五年的寒食节,此后一句大江东去,换多少孤枕难眠?

  再见面时,已是千年以后。在内蒙古奈曼旗的合葬墓穴里,我们见到了陈国公主和驸马,千年一面,见到的是黄金的容颜,这是一件辽代陈国公主的面具,面具呈半浮雕状,只有0.05厘米厚,用薄金片锤击而成。共有33个小孔,起到连缀作用,面具依照公主五官轮廓打造,看上去脸庞有些圆润。这件冰冷的面具之下,曾经有着怎样鲜活的面容。

  陈国公主,是辽朝第五位皇帝辽景宗和著名的萧太后的孙女,而躺在公主身边的人,是她的驸马萧绍矩,他们盛大的联姻于千年前在北方草原举行,但是这场令人瞩目的婚姻只持续了两年,36岁的驸马与刚满18岁的公主先后病逝,面具定格了他们的年华,也定格了那时和这两张面孔一样可触可感的世界。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随葬品共3227件,最具契丹风格的是公主和驸马佩戴的一对“琥珀璎珞”。璎珞是一种挂饰,用银丝把琥珀珠穿在一起,他们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琥珀之路,再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到达遥远的辽地。

  契丹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马牛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契丹民族转徙随时,车马为家,双足所在,头顶之处,就是天下。他们四时畋猎,以时捺钵,他们雄踞北国,五京并峙,在辽阔的草原上,时代更迭,王朝盛衰,族群融合。这两张黄金的面孔,镌刻着一千年前一个民族的容颜。

  面具,就像是一个历史的隐喻,让我们不断想起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面孔,深阔时间与空间的坐标系里,留下的模样,是生的铭记,那些活生生的人们,他们那一生的悲喜交集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官网,他们未竟的故事旅程,他们热烈的模样,正是你我的模样。

  那一年我来到渡口,一条毛笔画出来的河岸,阻挡了我的脚步,我望着白色瓷胎,画着几笔水涡,一条溪水上,漂着一只小船,船夫的额头与胡子,象征他气宇不凡,一切不过是颜料绘制的表演。

  《萧何月下追韩信》,一部元杂剧,而我,是戏里的画片。一个用苏麻离青画出来的书生,要上一条用苏麻离青画出来的船,他的身后,一个苏麻离青画出来的官员骑马追赶,他们叫我韩信,按照剧本,萧何会追回我,我将受到刘邦重用,登坛拜将,建立汉朝,名垂青史,狡兔狗烹,鸟尽弓藏,最后死于乱刀。

  我用十秒钟看完自己一生的命运,突然产生一种荒凉。我,苏麻离青,在这瓷瓶上扮演韩信,我本是一抔波斯国的土,化学成分是氧化钴,我是出产于西亚的矿物,在景德镇安家落户,这里盛产高岭土,这种配方烧制出来的瓶子更坚固,这瓶子头重脚轻,顶端开一小口,因口小只通梅枝,所以叫梅瓶。我,苏麻离青,它,高岭土,两捧相隔万里的国土,以瓷瓶的形式达成和解,元青花,我们的新名字,经过1300℃的烧制与烈火的考验,我们不分彼此。

  一朵莲瓣的绽放,一束卷草的纠葛,从一组异域风格的几何纹路,到一枚圆形方孔的中国铜钱,中国的缠枝与异国的蕃莲,被画家的手指一线相牵。

  海螺吹来海风的响动,象牙带来原野的呼唤,摩尼珠带来佛教的光明,金铤昭示富足的祈盼。松、竹、梅,串成岁寒三友的君子品格,写成忧伤的排比;宝相花是动词,绽开佛陀的许愿。世界的蓝与蒙古族崇尚的白,在毫厘间高低相嵌,这就是我们,青花,世界的花花,花花的世界。从一捧土,到一片蓝白相间的花纹,蓝天白云,仰望天空时,人们会暂时忘掉手中的武器,不自觉地肩靠在一起,让我们共同仰望天空吧,朋友,我们的双手除了用来拒绝还可以拥抱,我们的手指除了用来指责还可以写诗。

  “据《历代名画记》记载,水月观音的形象是由唐代画家周昉创造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水月观音菩萨像,是由元代景德镇窑制作的,造型十分优美,它在工艺上也结合了多种雕塑手法,观音的面部是采用了模印的方法,衣服上的璎则用到了贴塑工艺,因为加了高岭土,使塑像高温烧造而不变形,青白的釉色也符合元代崇尚白色的审美”。

  造像遵梵式量度,菩萨面相端庄,璎珞装饰繁复,衣纹波动承汉地遗风。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这尊水月观音菩萨像,出土于北京的元代窖藏,出土时非常遗憾局部已经残损,也是后期经专家修复,我们才能在展厅中一睹元代景德镇窑瓷塑制作的工艺水平。水月观音,是佛教艺术本土化的形象,它不只是人们供奉的对象,也因为它自在澄净的状态而被世人欣赏。诗人白居易在看过水月观音画像后曾为它作诗‘净渌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相,万缘皆空’。水月,寓意观音菩萨观照水中圆月悟得智慧……”

  金丝翼善冠,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御用之物,目前中国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件皇帝金冠,整重只有826克,细细密密的金色丝线,像轻纱一样薄透,又如蝉翼般轻盈。工匠是匿名的王者,技艺登峰造极,数以万计的缠绕、穿行、盘旋,竟然难以找到接缝,浑然天成,宛如天降神物。金冠的顶部嵌着两条金龙,镂空的龙身,錾刻的龙首,对这中间一颗填丝火焰珠,仿佛只要一声霹雳就要凌空腾飞。

  和金丝翼善冠一同出土的还有一顶乌纱翼善冠,这是万历皇帝平日常戴的皇冠,出土时,佩戴于万历皇帝头顶。翼善冠作为明代帝王标志性的常服着装,组成冠冕的前屋、后山及折角三部分,象征着君主将家国天下顶戴于至尊之处。

  皇冠与凤冠,共同诠释了皇家的庄严与威仪。十二龙九凤冠被追封为孝靖皇后的王恭妃的凤冠,这顶凤冠总重2595克,合计5斤2两,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细腻的金丝勾勒着满冠点翠,点翠在不同的光线下会折射出不同程度的蓝,仿若晨光破晓时星星点点的大海。镂空的金龙,口吐玛瑙,凤冠随着人的动作袅袅婷婷,金丝点翠,流光溢彩,世间能寻、可寻的贵重之物,心中能想、可想的极致心思,凝聚于龙凤二冠,它们汇聚了数十道的工艺,编织出皇家至高无上的威严。

  明代帝后服饰依据以礼治国的纲要进行制定,皇帝和皇后的服饰,不仅是穿戴打扮,还是皇权的社会标志。大理与天地同节,王者将天下置顶,金丝与点翠,龙飞与凤舞,显现着明人高超的技艺和典雅的审美。

  四百年以后,龙与凤从皇家走入民间,成为喜庆吉祥的标志。“飞龙在天,有凤来仪”,龙凤呈祥,好事成双。

  南洋的贝壳,经年累月附着在船底,长进了木头里,这样的远洋贸易船被称为福船。即使被海水浸蚀,被驱虫啮噬,面对狂风巨浪也不敢停歇,打上补丁继续前进,它亲历过千千万万艘中国古帆船梯航万国的时代,南宋末年,它满载海外珍宝回到泉州,又沉入海滩泥沙中,事情是这样开始的……

  “伐木,伐木丁当”我家祖上起就生活在泉州,奈何泉州人多地贫,很难耕种,“斧头凿子,铁锤,一齐动”,造条船,拼一把,到海的那边去,或许能寻得生机,就这样我当上了舟师,这艘船的最后一次航程,就是我领航的。

  我们前年十二月从泉州出船,现在到夏天了,东南信风来了,终于可以回家咯。“张仔揽绳,丘仔系碇,杨仔。尤仔,搬货咯……风打梨,霜降柿,烧出炉饼……”这些货都是南外宗正司的货,大家可要小心点搬。“我叫亚哩,从昆仑洋来,听说泉州繁华,去找个生计……”“开船喽”

  天黑了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官网,阿丘,哪里才是回家的路?你看见北极星了么?就是北方那颗一直不动的星星。这根木片就是量天尺,用它量一下北极星的高度,就知道船的位置了。把测深锤抹上牛油沉到海底,每个地方的泥沙质地、颜色、气味都不同,你看,快到占城了。

  “船触礁了,第七舱的船板破了”“你把货搬到第六舱去,我去钉块木板”福船都有水密隔舱,每个舱互不相通,一个舱漏水不会影响整船航行,隔仓板又能支撑船板,加固船体,让福船可以造的更大。

  随后的时光里,它带着剩余的物品封印在时间中,它曾带我们远渡重洋,又护送我们回家,福船以福为名,纵横四海,劈波斩浪,向海而生。

  神仙是什么样子?面壁者默然无言,须臾,抬起了握笔的手,线条从笔尖缓缓流出,如江河在大地上绵延伸展,原本空无一物的白墙,转瞬间满壁风动,天衣飞扬。传自唐宋的画稿中,衣带依然飘舞,霎那间如同舞台帷幕拉起,云开雾散,光满尘壁,近三百身神灵,在四百平方米的壁画舞台上,各安其位,八位高达三米的帝后,占据队伍中心位置,带领圣众前来朝谒元始天尊,这便是被称为《朝元图》的景象。掌管着天地万物与尘世祸福的神仙们,都有着人的模样。此时太阳和月亮不再轮流登场,而是并肩同行。五星,紧跟在日月身后,在这里,他们化为文官武将,老翁和少女。熟悉的北斗七星则拥有了年轻英俊的容颜,头顶上的群星沉默无言,却成了人们眼中性格各异的老女。

  突然间,电闪雷鸣,便与令人生畏的角色四目相对,北方四圣,身形魁梧,面容狞厉,仿佛一顿足,一怒吼,大地就要为之震颤。

  大地上的众神,也未缺席盛会。五岳均身着帝王冕服,庄重与威严并存。而当我们的目光与一件道袍上的仙山相遇时,才惊觉,刚才所仰望的山川神灵,只是戏台上的扮演者,画家像是指挥者,行笔或轻快流畅,或顿挫有力,造就了顾盼生辉的面容,迎风飘舞的长线,和谐典雅的色彩,演绎着令人沉醉而又似曾相识的瞬间。

  玉女和神官身上,穿戴着永远不会失去光泽的珍宝;用于供奉的鲜花瓜果也躲过了枯萎或腐烂的命运。七百年来,永乐宫始终是典范,视觉奇迹遥接画圣吴道子的神采,也启示了一辈辈民间匠师,最终,神仙的样子遍布山河,照亮无数祠庙和道场,庞大的队伍在时空中稳步前行,如天地运转,万物以息想吹。虽然一切如同画家创造的戏剧,我们依然听见人间的衣群飘舞,也听见了宇宙的呼吸。

  政和壬辰年,我已在位一十二年,正月十五上元节的第二天黄昏时节,皇城端门忽然被祥云笼罩,霞光低映之下,巍峨门楼仿佛天上的仙宫一般。众人纷纷驻足,仰头观看。此时一群仙鹤蓦然而至,其中两只站在殿脊的鸱吻之上,悠然闲适,顾盼生情。其余则在空中盘旋,或翔或展或息或鸣,姿态各异,无有同者,它们飘逸隽秀,组如璇玑,远近大小,灵动万方。那日空中,天色如雨过之青,更衬鹤群如应奏节的翩翩仙舞。

  这次瑞鹤来仪,让我非常感动,因此一定要记下这个时刻,还要亲手把它画下来,让大宋子民知道它是如此真实地发生过。正所谓“清晓觚棱拂彩霓,仙禽告瑞忽来仪。徘徊嘹唳当丹阙,故使憧憧庶俗知。”今之大宋,哪怕一块石头,都带着神奇,御苑中这快祥龙石,它蜿蜒之势,仿若游龙。下雨的时候,石头里蒸出水汽,这便是云中腾龙的顶级瑞象。

  我曾两次临写南朝千字文,其颇合心意,天地元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遐迩壹体,率宾归王,坚持雅操,好爵自縻,图写禽兽,画彩仙灵,指薪修祜,永绥吉劭。

  我颇爱写书作画,我设立画院引领风尚,如祥云如瑞鹤,让万般祥瑞成为大宋的寻常场景,只是我不会想到,十五年后,我这天下一人,将被掳至苦寒之地,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哈哈哈哈哈哈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书画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宣和三年(1121年),令三京置女道录、副道录各一员,始立道学制度。在宋徽宗集团的腐朽统治下,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北宋统治危机四伏。

  但是宋徽宗在艺术上的造诣极高。宋徽宗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他利用皇权推动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他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型皇帝。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禅让给太子赵桓,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与钦宗赵桓被金人掳去。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死于五国城,时年54岁。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椁被迎回南宋,葬于绍兴永佑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