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武汉泥塑非遗传承人“泥人胡”:今年已经参与23次非遗进社区、场馆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非遗是我的责任所在

2023-12-13 22:02:0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武汉泥塑非遗传承人“泥人胡”:今年已经参与23次非遗进社区、场馆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非遗是我的责任所在12月3日,武汉泥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作林受邀到孝感市孝昌县图书馆开展“非遗进场馆”活动,现场有50余个带孩子的家庭来参加,胡作林现场介绍泥塑知识,让孩子们亲手制作泥娃娃,并为优秀作品颁发“最佳临摹作品奖”,孩子们与非遗技艺来了一场近距离接触,不少家庭都表示很期待下一次。

  胡作林告诉九派新闻记者,今年他已经参加了23次非遗进社区、场馆、学校和景区的活动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官网。在胡作林看来,“泥人胡”走出去接触大众,不仅可以让更多人感受泥塑的独特魅力,还能丰富群众的日常生活,为生活增加乐趣。“非遗不能关在家里,要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它的乐趣,这也是尽到我作为传承人的责任。”胡作林说。

  近日,记者到访江岸区堤角公园的“泥人胡”雕塑艺术工作室,胡作林正在认真雕刻面前的人物泥塑,面容栩栩如生。据他介绍,最近他正练习“盲塑”,即不看照片凭印象塑像,这是泥塑中难度最高的一种。

  工作室内陈列着十多件胡作林的代表作品,有泥塑,也有玻璃钢仿铜、仿铁制作的头像、半身像、全身像,还有一些作品正摆放在工作台上,尚未完工。胡作林介绍,一般每天上午不到9点,他就会来到工作室开始泥塑雕刻,有定制订单的时候做订单,没有就自己练习技艺,徒弟到了就给徒弟上课。

  泥人胡,本名胡作林,1959年出生于黄陂泥塑之乡,早年受父辈影响爱上了泥塑,20余年来一直潜心致力于雕塑事业,先后收获了包括“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传承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传统美术(武汉泥塑)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在内的多项重量级荣誉。

  胡作林认为,泥塑是雕塑中最接地气的艺术,他从七八岁起开始玩泥巴,到目前已经和泥巴打了50多年交道,无论入伍当兵还是转业工作,他始终放不下的事就是做泥塑。“制作一件作品后,受到社会和大家的认可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官网,我也会有一种成就感。”胡作林说。

  “泥人胡”的泥塑作品以人物肖像为主,反映不同年代群众的精神面貌,材质从单一的黄泥胎到泥巴仿铜、石膏仿铜、水泥仿铜、玻璃钢仿铜、仿汉白玉石等多种类型都有,规格包括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雕像。

  “人物肖像是雕塑中最难的部分,像不像一眼就能看出来。”胡作林说,在平时他便会有意练习自己的观察能力,一般来说,不同人的塑像难度是不同的,有的人长相特征明显,做泥塑就快,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能做到70%-80%像,而越漂亮的女性越难做人物塑像,因为越漂亮面部特征越大众化,越难抓住特征,很容易塑像做得没有本人漂亮。

  不同于蜡像可以上色化妆,泥塑颜色单一,“能做到90%像已经不得了了”。从业以来,胡作林多次受邀参加省级、国家级、国际级文化交流活动和公益宣传活动,现场给真人塑像,不到一个小时,一个栩栩如生的泥塑人物头像就制作完成,让不少观众感受到了非遗魅力。

  作为非遗传承人,胡作林2006年开始带徒弟,前后共收了46个徒弟,目前还在坚持做泥塑的有十来个人。徒弟中年龄最小的还在武汉读初中,年龄大的比他还大两岁。“一般年轻人是想学门手艺,将来以此为业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官网,养家糊口,老年人更多是纯粹觉得好玩。”胡作林说。

  胡作林表示,要想把泥塑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还是有困难的,原因是现在做泥塑的人越来越少了,手艺人如果靠这个渐渐赚不到钱了,也就放弃了,现在科技发展很快,3D打印对传统手工泥塑也有冲击。

  不过,胡作林称,从文化内涵上,机器无法取代手工泥塑。“非遗都拥有悠久的历史,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虽然泥巴是冰凉的,但是通过我们的手工,加了我们的思想、对人物的观察和理解,它是有温度的。”胡作林认为,手工艺匠人通过自己的巧手为冰凉的泥巴赋予了神韵。“我经常对我的徒弟说,观察能力很重要,平时要刻意练习”,胡作林说,除了“形”要像,还需要“神”似,神态要像就更难了,因为神态是内在的东西,比如人笑起来的表情是嘴角向上、鼻翼张开、眼睛一眯,但是有时候一个人脸上没有笑容表情,而大家能感觉到他内心的喜悦,想要表现出这种内在喜悦的心情是很难的。

  “这对创作者是一种考验,我现在还达不到(这种境界),还在练习,艺术追求是无止境的。”胡作林表示,武汉泥塑以人物肖像为主,表现的是当代武汉人的精神面貌,作为武汉泥塑代表性传承人,让更多人接触到非遗技艺,感受到非遗活动的乐趣,也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搜索